孙氏八大古村落,你都了解吗?
1、孙家境祠堂
孙家境祠堂位于横河镇孙家境村,整个建筑群硬山顶砖木结构,座北朝南三进七开间,每进建筑之间墙坦贯连,总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。
走近宗祠,眼前旗杆高标,台门楣上,巨匾高悬,大门两旁一对扁圆形的石鼓,古民俗风味十足。
翠屏山南峙,梅川溪北流,古镇横河有一处千年古村孙家境。孙姓是当地的望族,显宦名士,人才辈出,据史、谱、志资料所载,孙家境村历史上上至一品大学士,下至七品县令,官员达368人,故民间素有“横河孙家境,官帽八百顶”之说。
现孙境宗祠已成为慈溪一处著名的人文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1986年被列为慈溪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现祠堂已修缮完毕。
2、西武乡古筑村
古筑村,顾名思义,它的始建时间是很久远的。孙氏先祖本梓、名五三先生(1161—1222年)曾自号“古筑居士”,在此之前还先后住有刘、李、周、金、胡、吴、谢、许诸姓。由此可推算,古筑村建村的时间应远远超过千年。
古筑村地处黟城西南。从黄山山脉的支脉“画公尖”蜿蜒向东伸展至古筑而止,因而形成古筑村的东、西、北三面青山拱秀,南临新安江支流源头——武溪河自西向东横贯村前。
古筑孙氏于唐末避战乱由广陵(今扬州)辗转迁至黟城,南宋淳熙年间(1174—1189)九世祖本梓公迁至古筑(《家谱· 吴甸华序》)。经八个多世纪的繁衍,孙氏已成为古筑村最大的氏族。此外还间杂有程、李、汪、黄、何、毕、耿诸姓共同居住。
3、山东枣庄周营镇牛山村孙氏宗祠
牛山《孙氏宗祠》坐落于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牛山村北侧,顺山势定址,选孙氏始祖旧地,取意于牛山命脉运系。据孙氏宗祠内现存碑刻《建修祠堂记》载:“……我家有任大夫之职者,有罗将军之封者,则庙宜准大夫制。但古礼难复,今宜立庙五楹;自始祖至五世祖合祭中龛,六世祖至九世祖则分昭穆焉哉。”当时征地共九亩二分五厘六(包括庙前广场),现今孙氏宗祠落成于1843年(道光二十三年)并立碑记,存于祠内。
4、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孙氏祠堂
站在南京江宁区龙眠大道和芝兰路路口往西北望去,几百米外的一片灌木丛中,隐约有几处灰色的断墙和屋顶。那就是孙氏祠堂。祠堂以徽派风格为主,大门朝着正南,入口和前厅主体尚存,两侧各有一座牌坊,其中东侧的牌坊保存比较完整。
牌坊高近10米,坊额上刻着“节孝坊”。村民说,这是一座敕建的节孝牌坊,上方原先还有一块牌匾,写着“圣旨”二字,是乾隆皇帝赐的,可惜几年前被偷走了。
5、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岭东村孙氏祠堂
闻喜县岭东村看到一座孙氏祠堂。该祠堂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(1610年)三月初十日,重修于清乾隆五年(1740年)八月二十二日。虽然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,但祠堂仍保存完好,其建筑结构的坚固程度令人叹服。这座孙氏祠堂居于岭东村中央,其大门面南背北,三开间,中间正上方悬木匾一块,阳刻行书“孙氏祠堂”。
大门两侧有门洞,门楣为砖质,缪篆阳刻,右边书“明洁”,左边书“静嘉”。走过垂花门,是一庭院,正前方有三开间大殿,面南背北,檐下有两根石柱,柱上有一副石刻的对联,字迹清晰可见。殿内正中上方悬木匾一块,阳刻行书“昭假燕宜”。下方墙体凹内,立一始祖碑。
石碑右边墙上有清嘉庆二年(1797年)六月镌刻的“闻喜孙氏世系昭穆图”,左山墙上镶刻“家法三十条”。孙氏祠堂历经风雨,仍保存完整,木雕、砖雕、石雕精美,极富地方特色,是研究明清地方建筑艺术的实物资料。
6、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上沙村孙氏宗祠
孙氏宗祠位于广东东莞市长安镇上沙村,始建于明氏中叶,清同治初年,香山(中山市)左步头宗亲增建了宗祠,方才使祠宇显得巍峨壮观,形状如踞一般,并于宗祠落成之日馈赠楹联,叙述孙氏世系源流,意赅言简,以教导后人不忘先祖恩德。楹联云:莘子姓于家乡,木有本,水有源,五代箕裘开莞岭;妥先灵于寝庙,宗念功,祖念德,三房俎豆贡香山。
7、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樟树村孙氏宗祠
孙氏宗祠位于宁海县西店镇樟树村,为樟树村孙氏所建宗祠故名。据光绪《宁海县志》载,唐广德元章,浙东统兵防御孙功辈“与平袁晁乱,驻兵紫溪洞,寻以疾卒”其子来宁海“奔丧,返径铁场石屏山,爱其地,插樟为识,遂迁居焉,后以樟树名里”。孙氏宗祠为乾隆四十年建。
1956年“八一”台灾有毁,2002年重修仪门五凤楼。2003年3月28日将其中戏台藻井列为文保点,2003年被列为3级旅游资源单体。其中戏台的三连贯藻井为省内罕见。2006年5月25日,“宁海县古戏台”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孙氏宗祠古戏台为其中之一。
8、下孙文化村
下孙曾是萧山湘湖北岸的一个孙氏古村落,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和三国吴王孙权的后裔聚居地,在村落周边发现了距今八千年历史的下孙遗址,如今的下孙文化村是一个仿古园区,为明清风格建筑群,在保留原有老民居基础上恢复建成的,集中展示了湘湖悠久的历史面貌、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湘湖一带的风土人情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(文字、图片)收集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,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
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