谱牒谱序-古丰东安孙氏谱序

古丰东安孙氏



1简介:

始祖:孙贵

迁徙:乐安孙氏东安堂60世祖讳贵,其祖孙岩,世居凤阳,元季兴兵,孙岩仗剑归高皇帝于淮甸,在军中以骁勇闻,升武德将军。洪武庚申,从太宗皇帝之国于燕,屯兵东安,镇守京师。洪武岁次已亥,以功晋升明威将军。其孙英,袭父爵,英弟杰品行不端,与兄不容,英公顾念同胞手足,不忍相残,离家出走,游京师而赘于支氏。明成祖奇其貌授百户,生子二,长贵,次福。贵因故随母来丰,居丰邑南大坞里支家固,(今李寨镇北孙花楼村偏北)后世繁衍,尊孙贵为古丰东安孙氏始祖。其后裔分布于廊坊市及周边数十个村镇及通州,今丰邑及周边地区徐州潘溏三堡,安徽肖县黄口、亳州以及武汉、陕西、山东腾州等地。

2:东安孙氏第十二修谱序

凡人皆有谱,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。史不备,则治乱兴亡无所考,忠奸贤愚无以辩。谱不修,则姓氏源流无所考,尊卑长幼无以辩,几传之后,庆不相贺,灾不相恤,虽同宗同族之亲,或相遇而不相知,形同陌路矣!夫谱也者,是以联其势之涣,聚其散,合其族之大者之枢纽也!

观乎今世,腐败之风屡禁不止,世人随波逐流,惟名利是图,而怠忽修谱,绝其纲常,亲疏不辩,略有小怨,睚眦必报,视若仇�。更有阴险奸诈之徒,虽父子兄弟亦不相顾,甚则兄弟倒戈,父子反目,大有玄武之变耳。言及联亲收族,置若罔闻,或视若儿戏,曰之无稽,呜呼!世人皆如斯,则国亡家破有日矣!奉劝吾族宗亲且莫为之。谱者乃立万世之纲常於不坠,崇万代之尊亲犹如一堂,是以序昭穆,定尊卑肃纲纪,正伦理,敦姻亲,兴教化,尚礼义,联涣散者也!犹如树之有叶而及枝,循枝理干,由本达根者也。故合其族属联一心者,非谱而不为功也。

人生有祖,犹木之有本,水之有源也。不识其先祖,不明其源流,与人籍谈,殊不知贻笑甚矣!孙氏之先,出自轩辕黄帝之后裔。受姓始说源於姬姓、芈姓、妫姓三大脉也,吾东安孙氏源流於何?究系何支?大凡 始者最难而继事者颇易。八世祖枝奕公首撰族谱序云:“是谱之作初盖甚难也,谨得详吾本支,余不可考,每欲作而辄废者三。”传至十一世祖汝载公在五修族谱序云:“孙氏受姓有三……吾祖不知其所自出,英祖为东安人,则东安人而已矣!”迄今贵祖迁丰近六百载,世代繁衍二十五世,修谱十而有一,仍支脉未明流派莫辩,谨知乐安人而已。孔子曰:“慎终追远。”寻根问祖,人之本也,此乃仁人君子汲汲以求,锲而不舍者也。吾族叔章泉公,时受全国孙氏联修通谱之感召,慨然而起,承先祖未竟之事业,决心寻根问祖,澄清源流,勇当斯任。南北奔走呼唤,倡议修谱,其志之大,情之切,势之迫,莫不感人之肺腑也。叔祖树信公闻之修谱,腾挪经商之阁楼,抛弃商贾之利益而不顾。广纳族人,时而济之,诸多关怀备至,真吾孙氏家族之孟尝君也。族叔章泉公倡率各房诸位贤达,披星戴月,不惮寒暑,饥餐渴饮,长途跋涉,走鄄城,达北京,去通州,至廊坊,转上海。查国史,阅县志,参家乘,考地理,终於查明几内东安即今之廊坊矣!初步考证吾英祖乃孙岩之嫡长孙也。

元末明初,洪武兴兵反元,岩公随驾北征,镇守京师,寓居东安,传之英祖,其弟杰公颇不见容,意欲取而代之,故争端频频。英祖顾其同胞之情,不忍骨肉相残,而效晋国公子重耳之当年,毅然弃爵离家出走,游京师赘於支氏而不返,至此与家失其序矣!杰公伪言兄卒,而袭其爵位,上闻其故,以坐不敬勒罢其爵,此不赘述。查东安县《孙氏族谱》,后遭文革之洗劫,而今寻之荡然无存焉!后查国家图书馆,上海图书馆等处所藏史料,《孙氏族谱》均系大清至民国时所修,历经水渍腐蚀,虫蛇鼠啮,其谱多有残缺,考证费易。吾生本晚,盖以阅时久远,且大明以前历经五胡之乱,中都之典籍俱被其焚,靖康之难,北人南迁,延之靖难,天灾人祸,典籍迭遭洗劫,故尔史料难全,仅以大明以来史料及仅存谱牒为据。搜辑验证,严以校对,删繁就简,去伪存真,疑者阙之,信者详之,补阙填实,详而序之。然终因人财匮乏,加之迁延日久,吾亦在职之医,惟恐旷日久长,贻误病家。且严冬已至。谱系业已刊出,厂家迫於装订急索其序,而岩公之上名讳尚有虫蛀腐烂之处,急迫之处,难以续考,姑且阙之,留待以后考之,付梓之余,举吾为序,然吾才疏学浅,实难当耳,谨尽绵薄之力效之,奈业於医,余暇颇少,匆匆捉笔,慨然为序。

中国中医药开发协会专家委员会、中国中医研究院

康卫联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、副主任医师

东安堂二十世孙增秀熏沐敬撰 公元2006年12月26日
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(文字、图片)收集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,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
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