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圣孙武/孙重贵
序幕
春秋时代,风云际会。
大动荡、大分化、大变革、大改组――列强纷争,英雄辈出。
我看见一个伟岸的身影,统帅吴军,叱咤风云。运筹于帷幄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。
西破强楚,南服越人,北威齐晋,显名诸侯,建立了不朽功勋,成为历史天空中一颗灿烂的星辰。
这位战神是何许人也?他就是彪炳史册的兵圣――孙武!
一
春寒料峭,残阳如血。
齐国国都驶出一辆马车,匆匆驶向南方,直奔吴国。
马车中走出的青年才俊孙武,走进了太湖之滨的穹窿山,避隐深居,静观时局,潜心著述。
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――天才的军事思想与高度的社会使命感,在此碰撞、交织、融会、贯通――
一部震古烁今的兵书宝典《孙子兵法》诞生了,一部智慧全书的《孙子兵法》诞生了。
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因为孙武,因为孙子兵法,穹窿山从此被誉为“天下第一智慧之山。”
二
时势造英雄,英雄造时势。
孙武胸中韬略,笔底波澜。兵法十三篇,文能安邦,武能定国。晋见吴王阖闾,大受赏识,吴宫教战,拜为将军。轰轰烈烈的军事生涯,揭开了精彩的序幕。
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,知地知天,胜乃可全。利而诱之,乱而取之,实而备之,强而避之,怒而挠之,卑而骄之,佚而劳之,亲而离之。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,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。
刀光剑影中成就了吴国的霸主地位,浓墨重彩展示了自己的高超谋略。
有提三万之众,天下莫能当之者,谁?孙武也。
三
战争是政治的继续,兵家的博弈。
战旗猎猎,战鼓咚咚,战车驰骋,战士勇猛
谁能全争于天下,谁能致人而不致于人,谁就能成为战争的赢家,谁就能笑到最后。
孙武高瞻远瞩,远见卓识,求之于势,不责于人,运用兵家艺术出神入化。其疾如风,其徐如林,侵掠如火,不动如山。善守,藏于九地之下,善攻,动于九天之上。
战场形势瞬息万变,孙武以万变应万变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故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,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
四
战争与和平,人类的永恒话题。
孙武是战神,却止戈为武,以战制战。非战之战。
“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”以智谋化解战争,以外交换取和平,这是何等非凡的思维,何等高尚的境界。
“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。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”
孙武是智者,也是勇者,更是善者。
智者能谋,勇者能战,善者能爱。
大智无惑,大勇无惧,大爱无疆。
五
秋风飒飒,残阳如血。
吴国国都驶出一辆马车,缓缓消失在茫茫的江南水乡。
马车中端坐着功成名就的大将军孙武,他再度避隐深居,静观时局,潜心著述。
孙武是明智的――功高而不沾沾自喜,位高而不得意忘形。
高处不胜寒,伴君如伴虎。
事业最辉煌权威最显赫的时候,孙武选择急流勇退,避免了“飞鸟绝,良弓藏,狡兔尽,走狗烹”的悲剧下场。
六
岁月悠悠,沧海桑田。历史的车轮转过了二千多年。
穹窿山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,依然雄伟挺拔,郁郁葱葱。
太湖水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潮起潮落,依然烟波浩渺,浩浩荡荡。
博大精深的《孙子兵法》穿越历史的沧桑,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,在现代文明世界依然大放光彩。
“前孙子者,孙子不遗,后孙子者,不能遗孙子。”
《孙子兵法》――中国的骄傲,世界的骄傲!
七
给我一个支点,我能撬动地球。给我一部《孙子兵法》,我会改变世界。
《孙子兵法》可以为王者师,为将者师,为学者师,为商者师、、、、、、、
孙子曰: 凡战者,以正合,以奇胜。故善出奇者,无穷如天地,不竭如江河。终而复始,日月是也;死而复生,四时是也。
沧海桑田两千年,孙子兵法十三篇,谁能识得此韬略,世界潮流必为先
2011.3.12初稿,5.12修改于香港
注:作者孙重贵是兵圣孙武79代后裔 国际孙子兵法应用协会首席会长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(文字、图片)收集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,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
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