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-中国家谱通论在沪出版

家谱编修方兴未艾 《中国家谱通论》在沪出版

作者:admin文章来源:新华网点击数:954更新时间:2010/10/9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在中华民族祭奠先祖、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――清明节前夕,一部历时十年深入研究中国家谱的学术专著《中国家谱通论》在沪出版。

作为“十一五”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成果,这部60万字专著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在家谱系统研究方面的空白。

由上海图书馆研究员王鹤鸣撰写的《中国家谱通论》,分成经纬两编,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,系统论述了中国家谱五千年来的起源、诞生、兴盛、转型、完善、普及和新修,其中许多论述和观点都是中国家谱研究方面的创新。

“家谱与方志、正史共同构成了中华历史学大厦的重要支柱,但家谱资料的整理、开发与研究,明显落后于正史与方志。”王鹤鸣说,“改革开放30多年来,伴随着盛世修史、盛世修志的兴起,我国民间自发掀起了编修家谱的热潮,这部专著的出版对于民间编修新家谱提供了参考和借鉴。”

他认为,家谱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载体,其社会功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。当今方兴未艾的编修新家谱活动,是对旧家谱的继承、变革和创新,是适应社会主义时代要求在民间出现的文化活动。

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外保存中国家谱数量最多的单位,目前藏有中国家谱2万多种、20余万册,收藏的家谱有全国27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,尤以浙江、安徽为多。

近年来,上海图书馆十分注重收藏新编修的家谱,目前已收藏了新修家谱2000多种,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有关家谱编修部门和个人主动捐赠的。中华丘(邱)氏宗亲联谊总会会长邱家儒曾一次向上海图书馆捐赠了169种、247册丘(邱)氏宗谱,是上海图书馆有史以来接受捐赠数量最多的家谱。

2000年至2008年,王鹤鸣还主编了《中国家谱总目》,首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将中国家谱汇编成目,共计收录中国家谱52401种,是迄今为止收录中国家谱最多的专题目录,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提供了一个完整“路线图”。
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(文字、图片)收集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,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
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