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说典故-不嫌妻丑

二、不嫌妻丑



孙丕扬自小家里很穷。眼看着孙丕扬已二十多岁了,还娶不上媳妇。父母很着急,变卖了田产,费尽九牛二虎之力,才给孙丕扬订了亲,合了喜日。几天来,一家人上上下下,忙忙碌碌,只等新娘进门完婚。迎亲那天,孙家照例吹吹打打,把花轿抬到亲家门前。谁料亲家嫌贫爱富,突然变了卦,硬不让女儿上轿。迎亲的人从早等到午,毫无办法,只好准备把空轿抬回去。看热闹的人,围了里三层外三层,对这事议论纷纷。当迎亲的人抬起空轿准备返回时,突然有人大喊一声:“且慢�”众人闻见,只见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,从人窝中挤出来,对迎亲人说:“大喜之日,花轿既然热热闹闹地抬来了,咋能

空着回去,若不嫌弃,就将我女儿抬走吧�”迎亲的以为老人说笑话,说:“哪有这样嫁女的,您老怕是老糊涂吧�”经老者解释,大家看老人一片诚心,又立刻转忧为喜。管他呢�反正没白跑一趟。于是迎亲的队伍就抬着老人的女儿,吹吹打打,回孙家交差。

孙家上下等得好急,一看新娘抬回来了,无不欢天喜地,照样热热闹闹地办完喜事。孙丕扬和姑娘拜了天地,入了洞房。新婚花烛夜,孙丕扬馋猫似的,早就想看看新娘长得什么样儿。不料揭开新娘的红绸盖头一看,孙丕扬惊愕得几乎昏死过去。新娘子又黑又瘦,一脸大麻子,几颗黄门牙,满头秃痂。一盆冷水浇到头顶,孙丕扬心里凉透了。但孙丕扬必定是个懂事的青年,他深知父母为给自己娶妻受尽了艰难,况且古人有 训: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,我怎能以衣貌取人呢�但孙丕扬还是长长叹了一口气,心想:就凑合着过吧。婚后姑娘手脚勤快,为人善良,孝敬公婆,邻里和睦,对孙丕扬更是举案齐眉,体贴入微。孙丕扬暗自高兴,幸亏当初没赶她出去。

其实,老人许女也并非偶然冲动。他早已看中孙丕扬为人忠厚,博学多才,睿智过人,必有大出息,早想托媒把女儿嫁给孙丕扬。只因女儿长得太丑,不敢高攀。不料天赐良缘,今日遂了心愿。

后来,孙丕扬在北京、南京做应天府尹,在浙江做边御史,到扬州出巡,一直把夫人带在身边。夫人白日帮孙丕扬料理家务,早晚为他铺床叠被,关怀体贴,无微不至。直到孙丕扬八十三岁去世后,她仍不慕荣华富贵,回到家乡流曲镇种田度日。此事一时传为佳话。
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(文字、图片)收集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,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
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